没想到!探访后溪百年霞城,我们竟差点错过巷子里的闽南古厝...
后溪城内社,俗称“霞城”。这里三面临海一面靠山,古时常受倭寇、匪党入侵,清康熙元年(1662年)为抵御外敌入侵,特意在此建造城池四座,自此开启了城内居民自足、平顺的生活。
这里是集美区惟一省级传统村落,是五祖鹤阳拳的起源地,也因为远近闻名的城隍文化而“声名大噪”。
这一次,我们乘坐954公车到达城内站,来探一探藏在古城里那些鲜为人知的古迹。
有着357年历史的城隍庙,在外来游客看来只是一个普通景点,但对城内社人来说,却是世世代代的陪伴。
这里没有浓重的商业气息,更适合唠嗑散步,摄影采风;
城门外从前是一片汪洋,每遇涨潮,海水会涌到城隍庙前。施琅将军建造城池时建了四个门,南门靠海,叫“临海门”;
又按照古代风俗传统,建城需要有神来守护,因而在各座门附近建了庙宇,南门为城隍庙,希望城隍爷能予以庇佑。
城隍香火延续百年,如今一个集结全村力量的队伍也在壮大--霞城阵头队。他们以城隍文化为据点,用心守护“活着”的非遗文化,让更多人了解百年城隍的魅力。
经由古庙门口榕树下的老人指路,我们沿着城隍庙左侧的小巷一直往里走,才发现了隐藏在深处的霞城老街,差点错过...
老街不长不短,偏居一隅,低矮破旧的红砖老厝、喜庆的大红灯笼和远处的钢筋水泥高楼形成鲜明对比。
老街周围的世界正快速发展,但它却停下了进化的脚步,安静、寡淡、知足,像一位早已参透世事的长者;
这里曾经是商贸中心,是厦门进入内陆或远渡台湾海峡的必经之处,热闹一时。
走在古街上,随处都感受到繁华遗留下的痕迹。
几十栋历史悠久保留完善的闽南古厝,房檐上精致的雕花显示出房子的原主人曾经也是福贵一方;
有些墙壁上还张贴着民国时期复古艳丽的广告单,门口摆放着儿时家家户户都有的破旧椅子,古色古香,日影斜照,轻易就唤起了童年的记忆。
再往里走,又发现了几座老房子,门檐上写着“状元及弟”四个显眼的大字..
听闻先前台湾人洪明章在城内社大兴闽南民俗文化,在此地租借了几十栋民房,准备建造六七座博物馆和文化馆,
不过现在都已人去楼空,大门紧锁,要是能恢复起来该有多好呀!
走到老街的尽头,就到了古城仅存的北门--拱辰门。拱辰门小而坚实,一株大榕树盘根错节,依城门而生。
据说1958年,村民因建房缺少建材而摧毁城墙,拱辰门因为有苍劲挺拔的老榕树,村民视为神树,不敢撬石拆墙,城门侥幸得以保存。(摘自:书刊《集美侨乡最闽南》)
这座厚重的城门当年曾抵御了外地入侵,如今依然庇护着这里的居民,给与他们安定、信仰和文化的根脉。
再沿着老街走出来,往左转,不经意间我们竟然撞进了一整座浪漫的油菜花田,顿时豁然开朗。
虽是寒风冷峭的一月,这里的油菜花仍肆意开放。天气也恰到好处的放晴,远处的青山蔼蔼,依稀能辨出几分初春的气息。
油菜花田背后便是后溪小学,车辆到了这里也不自觉放慢了速度,朗朗的读书声从窗外飘出,我们沿着主路继续往前,顿觉神清气爽。
原来,只要留心去看,就会发现原来美景就在身边。趁着周末,找个时间,也一起来城内百年古村探一探吧!
集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
编辑:胡晓倩|编审:王德胜 刘意婷
天下集美原创,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
投稿邮箱:xmtxjm@163.com